信用企业绿色认证服务平台

企业信用修复

认证中心 2025-04-28 08:51:09

     19855afba1892b82e9d1d9d811017939.jpg

  企业信用修复是指当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并产生不良记录之后,通过一系列纠正、整改、核查、信用承诺等方式,恢复企业信用状况,解除因失信行为导致的不良记录公示和信用惩戒的过程1。具体如下:

      修复原因

企业信用受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法律诉讼与违规行为,如涉及知识产权侵权、合同违约、环保违规、税务违法等;财务危机,如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破产重组等;负面媒体报道,如不实报道、舆论风波、产品质量问题等引发的公众信任危机;信用评级下调,由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基于企业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等因素做出的不利评价等5

     修复内容1

  • 纠正失信行为:企业应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比如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偿还欠款,停止并整改违规行为等。
  • 恢复名誉:企业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恢复形象和信用状况。
  • 申请修复:当满足一定条件后,企业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申请企业信用修复。
  • 解除限制:履行义务后可依次申请解除相关信用惩戒,如限制高消费、失信黑名单、限制招投标等。

8aacec375430047d6ec0c0b3042c968e.jpg

     修复条件1

不同的失信行为类型有不同的修复条件,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为例:


  •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满足补报未报年份年度报告并公示;已经履行及时信息公示义务;已经更正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公示信息;依法办理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或者当事人提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这四条中的任一条件即可。
  •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需同时满足已列入名单满一年;已经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中规定的义务;已经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未再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较重行政处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相应管理措施期限已届满这五个条件。
  • 一般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需同时满足一般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六个月,其中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一年;已经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中规定的义务;已经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未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再次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未在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这五个条件。

    修复流程2

  • 全面审查:企业需对公共记录、监管机构和在线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不良记录的具体来源和原因。
  • 制定修复计划:明确信用修复的具体目标,根据失信原因和类型制定相应策略,设定时间表,并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 实施修复计划:彻底纠正失信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并积极与受损方沟通解决问题。
  • 提交修复申请:按照相关要求准备真实、有效和完整的修复申请材料,向认定失信行为的单位或归集失信信息的信用平台网站的运行机构提交修复申请。
  • 接受审核与监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 持续监控与改进:定期评估信用修复计划的实施效果,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企业信用修复培训资料(青岛国富泰咨询)_51.png